关于编排2020-2021学年第2学期教学任务的通知

发布时间:2020-11-09浏览次数:511

各教学单位:

 为做好2020-2021学年第2学期教学任务编排工作,现就教学任务编排通知如下:

 一、时间总体预安排

 2020-2021学年第2学期教学周数为18周,第1920周安排复习与考试。

 1.课程安排:各学院须于1109-1117针对学院所辖专业进行课程进程、周课时等信息初排。

 2.任课教师安排:各学院及工程训练中心须于1118-1127针对已排好的课程落实教师。  

 二、工作要求

 1.专业所在学院进程、周课时的要求

 (1)各专业应重点关注起止周拉长、周课时减小等原则,教学周周最大学时原则上不得超26学时,周平均学时原则上不得超24学时,以保证教学周学时平衡。严格杜绝1-18周内某教学周未安排相关教学活动

 (2)全校开设的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、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、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、《形势与政策》、《大学英语》、《大学英语AI》、《基础英语》、《高等数学》、《大学物理》、《大学物理AI》、《物理实验》、《物理实验AI》、《大学计算机基础》、《体育》、《工程训练》、《第二课堂》、《社会责任教育(3)》,上述课程的进程、周课时由学校统一安排并录入系统(详见附件1),各学院不得修改。

 (3)全校开设的实践环节应集中安排在学期末最后几周,如:全校占用1周实践环节,统一安排在18-18周;占用2周的实践环节,统一安排在17-18周,以此类推。

 (4)开设《工程训练》的专业,需注意《工程训练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进程的衔接搭配,确保教学周学时平衡。

 (5)《线性代数》建议周4学时,教学进程01-0810-17周,注意与《物理实验》教学进程的衔接搭配,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》建议周3学时,确保教学周学时平衡。 

 2.开课学院安排任课教师的要求

1)全校《大学英语》、《高等数学》、《大学物理》、《大学计算机基础》、《体育》须按照学分制方式安排教学落实,其余课程不打通选课。

2)全校特殊类专业(详见附件2):卓越计划专业、中外合作专业、工程教育认证专业、应化拔尖班(单独开班)按照学年制方式编排教学任务。

备注:工程教育认证专业,通识必修课中仅指思政类、数理类课程按照学年制方式编排,其余通识必修课程(含大学英语)仍可打通选课。

3特殊类专业严禁跨类合班,根据需要可在同类专业中合班安排;应化拔尖班须单独开班;特殊类专业同一课程需分班教学的,要求安排不同的任课老师。

4)原则上不得跨年级、跨校区合班,特别是2018级国际工程师学院所涉及的专业(详见附件3

5)教学班容量:理论课程教学班容量务必不得超过130或三个行政班人数,实验类课程应根据实际实验室条件决定教学班容量。

6)同一门课程若需开设多个平行教学班,一个教师最多安排两个平行教学班。在教师资源充足的情况下,允许开设小班教学,但需安排不同的教师担任,不允许一个教师排多个课头。

7)按照教学要求,各学院在职教授及副教授须承担本科生理论课教学任务。各学院教学任务全部落实后,请填写《2020-2021学年第2学期教授及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统计表》、《2020-2021学年第2学期教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明细表》报教学科备案(附件4、附件5)。

(8)根据人事处《关于做好2020年新进教师助课助教工作的通知》文件要求,需申请助课助教的教师,在完成学校助课助教规定要求之前,原则上不安排独立授课。

(9)需安排助课教师的教学班,一个教学班的助课教师原则上不得超过1人,并且要按学校要求进行助课。

 (10)安排外聘教师授课须经教学院长审批通过后,填写《安徽工程大学聘用兼职教师审批表》,提交本人学历、学位、教师资格证等证书复印件材料至人事处核准、审批,最后留教学单位存档备查。

  11)此次教学任务安排时,教材征订信息暂不在教务系统统一填报,教材征订工作请后期关注《关于2020-2021学年第2学期教材征订工作的通知》。

 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教学任务安排工作,在安排教学任务的同时请再次核开设课程信息是否完全正确,若仍有漏排、错排等问题,请及时与教学科联系,确保无误。

相关附件材料.rar

教学科

2020.11.09